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離開之後

終於走到這一步,卻絲毫感受不到心想事成的喜悅,
卸下重擔的愜意自得。

「主任簽好了」接過這張單子,強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故作平靜地離開系辦,對於身後同學的竊語私談,選擇充耳不聞的冷淡。

還以為他會跟我說些什麼,還以為我們會有些交談,還以為一切或許仍有轉圜餘地。可惜的是,那都只是我以為。雖然離開的念頭在腦中駐紮已久,卻始終沒有付諸行動,怎麼也沒想到事情真的會走到這一步。

是我所做的決定,衝動氣憤之下的倔強。她要我分辨是自己的決定亦或逼不得已,含糊其詞,當時太亂,太多情緒滿溢心頭,說不出個確切答案。識出落寞的淚水,她是我在淡江最信任的人,唯一讓我敞開心胸,侃侃而談心中掙扎的人,也是最不捨得的人。最後她問我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因為這裡是我唯一自願來的地方,妳是唯一讓我願意信任的人」我說出了對她的依賴與難捨,她給了我最真心的祝福「希望妳以後能找到可以讓你放心說話的人」。結束了人生最後一次的諮商,離開之際,她叫住了我「下個禮拜是期中考,我幫妳約再下個禮拜,好嗎?」「嗯,如果我沒休學的話。」那是我們最後的對話,她對我最後的照顧。

那晚的淡水好美,繁燈點綴山頭,點點星光倒映在淡水河面閃耀光芒。是不是因為要離開了,所以感受特別強烈?看著單子蓋滿一個個的章,突然有些感傷,難道真的就這樣了嗎?是真心想離開淡江嗎?答案很明顯,卻不敢去窺視。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接過助理的單子,一切終成定局。那一萬五千八百多塊是至今最不想拿到的金錢,好沉重,好無奈,更多的是依依不捨,「謝謝」那是我在淡江說的最後一句話。

當發現自己其實不想離開之際,只剩下主任和助理的章還沒蓋上,可是已經太遲了,什麼都來不及了。坐上淡大到北門的公車,淚水從淡水流到台北車站;坐上統聯的巴士,雙眸溼透地凝視窗外矇矓的夜景。飛逝的景物像這一年多的時光,讓人還來不及細細檢視品嚐就已經消逝無蹤。

以為自己恨透淡江,厭惡淡水的人事地物,卻在離開的當下體認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只是就算沒走這一步,也未必能苟延殘喘地拖到畢業。必須出國的癥結讓事情完全無解。終究還是得離開,只是時間早晚,主動被動的差別。真的不後悔走過這一遭,它讓我第一次體驗獨居的生活,自己打理所有生活瑣事的日子。即使當中充滿淚水,堆滿怨恨,蔓延回憶,很難熬,很痛苦,也令人畢生難忘。

這是一段意料之外的惡夢,夢醒了,我,也該走了。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念念不忘的人是誰?

『你是一個失去以後就會覺得後悔的類型的人。』

所以你最念念不忘的人不是別人,
是最近的失去的人。
例如上一個戀人,你會因為失去而懊惱不已,
但凡是因為你自己的原因而失去的人,
你就會一直記掛著他們,
卻忽略了在你身邊的人,經常會顧此失彼。
你是在交往和分開的時候沒有想到,
直到真正分開後才知道自己多麼在乎的人。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失去?

我沒有失去你,因為你從不曾屬於我;

你沒有失去我,因為你從不曾把我當擁有。


當時,我把這段話分類為《catch-22》
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段話是對誰說的。
或許該說不知道給誰才好......XD

現在呢?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無尾熊型特質

你能和你所處的環境融洽相處,你也是個堅忍不拔、喜歡安定、個性溫和妥協的人。
你個性較保守,你相當重視隱私、個性較安靜的人,特別是面對陌生環境時更不多話,一直到你對所處的團體或個人熟悉後,你才能自然表達意見並與大家積極合作,你總是追求創新、而且是個會找省時、省力做事方式的人、確定方式後,你會按步就班、去完美達到改變結果的目的,你不喜歡千篇一律,你總是試著找到更輕易的方法去達成目的,你傾向用說服和溫和的領導方式,但你也能調整自己和下屬直接溝通。你會把細節和文書性的工作交派下去。你很能調適壓力,除非壓力是完全對你不合理或不公平。

領導風格:看守者/持續的
溝通風格:輕鬆/小心的
覺得溝通無效時的反應模式:
避免衝突(但可能『等會兒再找你算帳』)

職業適性:生涯規劃建議
除上述的建議外,只要是自己真正的志向,均可克服及突破;任何角色調適的相反個性的專業技巧修鍊要1年到3年的時間。且在25-30歲的生涯規劃與立志關係重大,年紀愈大,則轉型調適期則需愈長約3年到5年的時間,建議必要配合50%過去的學、經歷;再加上50%成份的行為科學成功特質指標。

無尾熊型特質:喜中長程規劃,工作持續力強,個性沉著冷靜,溫厚穩健樸素、平實、和平及和諧的人際關係。

中長程生涯規劃建議(終生的重要天賦優勢)
高專業的工作:
精確度要求極高的工作職掌或高技術性、高專業性的管理領域,如會計師、財務長、工程師、程式設計師、律師、醫師、建築師、教授、學者、專家、精算師、技術精英企劃人員、諮商師、心理師、老師及公職人員。

人際導向的工作:
服務、業務、簡報、公關及教育訓練,經常與不特定人為服務對象的工作,如銀行、保險、直銷、觀光百貨餐飲電腦諮詢及顧問等工作角色。

內部管理的紮根工作:一般管理企業進入正規情境需提高服務品質;與制度的更完備的常規事務或文書及總務、會計管理工作、定型的調查、內部作業行銷調查、內部顧客管理售後服務、物流管理、穩定的內勤管理及客戶服務確保品質的管理工作,使事業部進入更安定及穩健的紮根性的貢獻。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Yes,I can.

猛然一回頭,
發現自己怎麼可以糟糕到如此地步!
緊抓住過去,圍困於現在,放棄了未來。
這些日子已經累積太多痛苦,
排山倒海的困難燒壞了腦袋瓜。
這樣的我不是真正的自己,
不是我所認識的自己。

得給自己一些空間、一點時間。
我知道自己真的沒有能力、
也沒有力氣倏忽解決所有的事情,
所有的難關也不可能一夕之間迎刃而解。
只能一次解決一件事,
而且使用超過標準的桿數。
還得學會適時下修標準。

虎落平陽,負傷上陣,
還能寄望打出多耀眼的戰績!

當發現怎麼拚命也站不起來的時候,
別急著賴皮的地死趴在地上,
看看是否能努力翻個身仰望藍天,
試著回想從前頂天站立的感覺,
我知道過去的自己不是這樣的,
我得相信自己不會永遠困在潮落的。

人生的路不是非得往前硬衝,
轉個彎、換跑道,
也許會因此失去些什麼,
亦許那真的很可惜。
可至少,
還有機會為自己做些什麼,
就算只些都只是迴光返照。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believe in ...

你還相信自己嗎?你相信過自己嗎?
轉向的人生,你知道是時候去承擔一切了。
身旁的殷切期盼、諄諄教誨,
真心想再多做些什麼;
真的希望自己能再多走一步!

厭倦蝜蝂似的人生,
是逃避嗎?是懦弱嗎?還是認清事實?
當走在這條道路時,
總是貪心的想像著另一條道路的風景,
想像著那會不會是無與倫比的綺麗風景,
當初的方向是否是個錯誤?
遺憾,答案總是無解。
來都來了,走都走了,
除了轉念,還有轉圜的餘地?
還有反悔的機會嗎?

齒輪般的人生,一齒一齒地連接著,
現在的窒礙難行是一念之差的後果,
現在的步伐又將牽動著未來的起伏。
生命的運轉總有些不順的時候,
亦或許那是常態。
每個重要轉折,都是變換齒距的寶貴機會。
只不過結果可能愈換愈差,甚至停擺。
然而,倘若失去改變的勇氣;
如果不曾這樣走過一遭,我又將是誰?


走過的遺憾都將風化成回憶,
苦甜交織,如人飲水。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取捨

人生的道路就像長長的跑道。
有時身旁景色如土;有時風光旖旎。
然而不論願不願意都得離開,
沒有一刻能稍作停留。
有時抱怨腳步總是一成不變,
只是一但改變步伐,
那速度之瞬,又常令人瞠目結舌。

人生的跑道,也許比想像中長的多,
其中的阻礙比預料中多的多,
跌跌撞撞所致的傷口亦比預想中疼得多。
崎嶇難行的路段常如影隨形,
以為的終點都只是半途稍作停靠的中點。
當然明白這樣的艱辛是為了能夠蓄勢待發
跑上更高的地方;
當然了解所有好走的道路都是下坡。
只是當看見別人的談笑用兵,
回頭看見自己的筋疲力竭,
很難不讓人興起放棄的念頭,
也不禁懷疑這一路的掙扎是否值得。

「我很難過這整個過程必須如此困難。
但若我沒有走過這條路,
我又將會是誰?」
曾經的堅持到底;曾經的永不放棄,
我知道自己並沒有遺失,
只是留在某個角落,
而現在該是時候仔細想想落在哪裡了。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常態分配的人生

這是故事,也是迷思

在常態分配下,單獨數字的積分都是零;
唯有一段數字間才會有機率面積。
每天竭盡心力拚命努力,
回頭看見每天單點的忙碌,
左看右看,都是白費力氣。
或許也該相信大多時候都非得埋頭苦幹
非得經過一段時日,
才有機會得到老天賞識。
只有當累積夠多的線之後才能形成區間,
區間有了面積;有了機率;才有報酬。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值得

「試著想像一個值得過活的日子,
然後問問自己,這樣的日子值不值得爭取」

因為想起曾經,
這才讓知道已經將過去放下多久了。
這感覺不像是重新拾回憶,
倒像是耀眼的太陽被白雲擁抱,
時間像風般吹拂,雲走了,
不會逝去的,又再度綻放。


該來的,遲早都會降臨,不管願不願意。
眼見漸漸褪色的羽毛,
誰知道還能撐多久?
回來的這些日子,
更加篤定了未來的藍圖,
消失的初衷終於浮現。

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你說你說你萬一沒萬一

「降落練習同時 也屬於上升的飛行 
就像桀驁的痛哭 一面笑的很投入吳青峯


總是這樣,現在走的路總非原先所預期的。
說好決定的放棄,總是被懦弱說服;
本來說好的轉折,多半被現實拉直。
總得過著近乎窒息的生活,
才能讓自己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最後的回程

三千多個日子,
總認為「台北」是非得回去的地方。

不管願不願意;甘不甘願!

情緒繁複怪誕,那是種什麼樣的心情?

猶如生活在楚門的世界,
可那該是再熟悉不過的基地啊!
度日如年的經過長長連假,
終於回到這個又愛又恨,
更或許潛意識中早將它視為故鄉的地方。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1408

一位個性鐵齒、只相信自己直覺的恐怖名小說家麥可恩斯林(約翰庫薩克),某晚來到了一家旅舍。負責管理旅社的歐林經理告訴恩斯林這家旅社有間鬧鬼的禁忌1408房,只要住進1408房的旅客都再也沒活著退房過,不信邪的恩林斯不顧旅社經理的勸告,執意要住進1408房。當恩林斯打開這間禁忌之房的這一刻開始,無法預測的恐怖異象不時襲擊……


因為約翰庫薩克而憶起"美國情緣",
因而停下轉個不停的頻道,
這是個怪誕的故事,
後來知道這是史蒂芬.金所著的小說改拍電影。

這些日子以來遍體鱗傷的一切,
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正困在某某房間,
可若真是幻想,這
一切怎會是如此真實地令人毛骨悚然?!

無數次當氣喘吁吁,
用盡全力翻越萬重高山後,
猛然發現自己還是身陷泥淖。
不減反增的挫折挑戰、深不見底無盡黑夜;

生氣的天使、遠離的幸福,
哽住了呼吸,堵住前進的道路。
除了奮力往過去奔跑,
除了退無可退的棄權,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可悲的是,
現在連奔跑棄權的力氣都消失殆盡。
呆坐原地,看著日落星辰,
好想逃!無法逃!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無法心領的好意

當他們七嘴八舌、不明就理,看似好意
鼓勵我往前方邁進時,
微笑是唯一的答話方式。

我知道,所謂意見,也許是旁觀者清;
亦或者只是脫口而出,那都不重要了。
滿溢的腦袋在也裝不下閒人雜事,
飄蕩的內心怎能平靜氣和的接納諫言。

那是我的人生,未知的將來,
是好或壞,平步青雲亦或坎坷崎嶇
都得由自己去身體力行。
沒人能代受煎熬,也不該由旁人承擔責任。


我喜歡回憶過往的自己,
因那已是既定之數,
就算遺憾也有了停損。
這才明白自己對於不確定性"的承受能力竟是如此孱弱。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棄械---可以投降輸一半嗎?

如果還在學校就不會搞錯方向了吧?
畢竟那是走了四年的路。

遺失的護身符、迷航的方向感,
不禁失落地想著... ...  
或許老天不讓自己一錯再錯吧?

直到清晨五點,逃跑念頭仍在腦袋中翻滾。

那是種奇異的念頭,
從小到大,歷經多少大小戰役。
通過大學指考的洗禮,
我真的以為自己不一樣了,
不再是膽小懦弱的強褓。

只是這次的考驗,前所未見,
第一次打一場毫無勝算的戰役,
第一次未戰先棄械,
第一次站在戰場還想著逃跑。

太多的第一次發生在沒有你的以後。
熟悉的街道、記憶的麵包,
這是近鄉情怯的天堂。

一路上的景物變化,感慨隨身。
當景物都不再依舊,人事豈能不非。

突然有種心情,難以言喻。
曾經唾手可得的幸福隨時間飛逝,
靜靜感受這一切,
如此靠近,又這般疏離。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Hell

如果頂不住必然發生的分離;
就別給自己任何機會愛別人。
   
當時的那番話,如今驗證起來,
我想...她是對的。
害怕將來分離,所以把自己武裝。
太過理智真不是件好事,
或許是為了保護別人,
亦或者只是膽顫自己會受到傷害。

我明白的,
時間和經歷把我塑造成迥異過往的一個人。
我變了,是自願,也是情非得已。
我們都回不去的是永恆回憶、瞬間曾經。
時間永遠不可能重來,遺憾不可能弭平,
所以我還奢求什麼?
總以為你是情緒翻騰的導因,
還以為這就是喜歡一個人的必經道路。
只是當你的身影漸漸定格之後,
怎麼這一切仍依然故我?

最近的一首歌:
『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
老實說,至今還沒有聽過歌曲,
歌名卻在腦中盤旋不已。

如果這裡就是地獄,
他們就是魔鬼... ...那 我呢?
我又是誰?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無解

很想休學

曾經去年十一月時,用書信的方式跟父母說了這個決定。但是他們在接到信的當天趕到台北,費了好大一番功夫,軟硬兼施之下才打消我的念頭。我以為自己可以撐下去,我以為自己還有力氣。但是我沒有。

課業不懂,可以找解答;
不想念書,似乎是無解。
彷彿之前消耗過多的上進心,
導致現在嚴重匱乏。

今年七月是該出國的時間了,無法拾起的上進讓英文門檻檢定成為更大的壓力。覺得自己一定無法通過門檻,又不甘心花大錢去念語言學校,這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我是真的不想念了,至少現在是非常肯定。父母卻堅決反對到底,不相信我說終有一天會回來完成學業的說法,只覺得我都待在學校裡,不知道外頭景氣多差,有機會逃掉不景氣,在學校唸書,居然還不知足...。可是我都知道啊!也因此而在上次的對抗敗下陣來。

我真的沒有把握能找到父母滿意的工作,甚至養活自己的工作。我真的很沒用,沒有能力又沒有勇氣。從來不敢幫自己做決定,害怕承擔失敗後果,所以把決定全推給別人,以為這樣就能把一切成敗讓別人擔負。只不過這樣並沒有減輕生活的負擔,總得自己親身去實踐這個人生。

現在,每天都舉步維艱,
踏著沉重無奈的腳步踏過一天又一天。
休學的念頭在腦海盤旋,
只是我已經不知道怎樣再度開口了。

明白人生不是我一個人的事,雖然這真的令人沮喪,不願意再度看見父母憂心忡忡的眼神,也不想再陷入無限輪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只想"冷靜"一段時間,不做任何事,不碰見任何人,將自己徹底隔離。這是從大四以來就想做的事,然而時間沒有停下腳步,一天翻越一天,莫名所以的來到現在。

沉溺於過往的回憶,讓人更加討厭現在人事已非的一切。明白是放不下一個人,是他幻化了太美的過去,也是他讓我來到這裡。知道該放下,知道這只是折磨自己,卻還是拚命在痛苦中翻滾。曾經,他是我奮發向學的動力。現在,不一樣了,我知道我們再也不會有關聯了。無論我做些什麼都改變不了事實。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又能怎麼辦?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That's what I say

因為親身經歷,所以更深刻體會。

沒有把握完成的旅程,學會一些事:
該放手的時候,就別再緊抓了。
不須替自己找無謂的理由,
那只會成為愚昧可笑的證據。
學會不去緊盯別人的步伐,
誰都不該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
除了自己。
   
決定放手了,那就放了!
決定不放了,那就別放了!
放與不放都只是眾多選項其一。
    你會明白的!黑暗不會消失,沒有人有義務為你開盞燈,也不會有人隨侍在側,安撫你的惶恐不安。你只有一個人,自己一個人。你明白的!你終究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