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想一了百了時,唯一想到的還是995。
是這樣的嗎?我像是從非洲被帶回眷養的小象,溫馴而認命地被頸圈保護也限制住,其實現在的自己已經有能力脫離卻依然待在原地,自欺欺人。其實再多、再言之鑿鑿無法離開家的理由都只是合理化的防衛機制。是自己不願意,而不是不可以。他說的對,街上的每個人並非本來就是這樣子,沒有多少人真的具有所謂專長,大家都是因為生存壓力而學會怎樣去生活。
還是得回歸到自己內心,究竟現在這樣的生活滿不滿意。滿意!那很好。不滿意,那是不是該鼓起勇氣去改變。是啊!如果問題只是想離開家,那就容易解決。但是如果是作繭自縛呢?是不是藉由考上國考"才肯"離開家,這樣的雙邊協議,是不是滿足父母繼續以關愛之名行控制之實?是不是讓自己有機會把所有的問題怪到別人身上,也讓自己可以繼續用習以為常的模式被保護著?然後才不停怨天載地抱怨自己再也不想一直順從了。
也許吧!會不會其實OD只是一種抗議現狀的手段,只是用來懲罰自己的方式,不願意安於現狀,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告誡自己的懦弱無能。很矛盾!我討厭父母的控制,但行為思考模式居然都是依父母期望的去執行。如果我不願意冒險,就得屈服於現狀。如果我真的認同公職是個好職業,就得想辦法讓討厭的準備考試時間縮到最短。離開現狀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想要的將來早日到來。
只是我似乎失去了讀書的那股熱情與樂趣。開始補習之後,好累!其實是寧可待在補習班讀書,亦不願意在下班之後還要跟家人”朝夕”相處。也會埋怨,會有憤恨,會覺得要不是有這麼不明理的家人,非得要有工作才能獨立出外生活,我也不用這樣累得半死。
就如同之前和老師討論過的,樂趣如果變成非做不可的工作,甚至是逃離現在窘況的壓力,那就不再是快樂的事情了。怎麼辦呢?似乎一切都卡住了,不願安於現狀卻也逃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